小波不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书包sb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奎娃、有句话,本不该说,但为了基业,舅爷还得说。河州距银州一千余里,再加上还要从瓦州到会州修一条路,加起来就是一千五百余里地。这么长的路,用铁轨来铺,耗资之巨,超乎想象。
若是徐徐图之,用十年八年将其修好,倒也不是不能。可要在三五年之内,要将这么长的一条路修好,以我来看就是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要知道、始皇修边墙而至秦亡之鉴,不可不防。”这个时空,秦汉是有的,到了魏晋后才与宋应奎所处的时空发生了偏差。二舅爷以始皇帝修长城之事来举例,就是要告戒宋应奎不要轻易搞大工程。
“舅爷、始皇一代,搞的可不止是边墙一事,他还修了直道和驰道,其中驰道与吾要修的铁路倒是很相像,目的和功能也类似。
后世将秦二世而亡的原因归咎于始皇任上的这些大工程,是有一定的道理。但吾觉得,也不全面。一朝兴亡的原因有很多,将眼界只放到一点上,就有一叶障目之嫌了。
看兴衰、评利弊、眼界要宽广才行。河朔本乃中原旧地,为何在汉之后渐与中原行远而成了番邦乐土了哪?究其原因,与直道废弛、边墙崩坏关系甚大。
我安西军要想久控河朔,仅靠黄河水运力所不及。必须要有一条运量大、速度快的路配合黄河水运,方能让河州、洮阳、瓦州、会州、平川、银州乃至五原、朔方真正连成一个整体。
铁路加水运,可使得目前我军治下的主要板块,在物产、民力和军力上互相支撑,就长远来看这是个省钱省力之政。
无有铁路,将来开发三套后所得之粮,只能就地消耗,用其支撑其它地方成本巨大。而目前的熟地,若是长时间单向往银州河朔一带输血,也将难以为继。
有了铁路,我军控制计划中的地域,最起码能节省三成左右的兵马,此事之大舅爷应该能想通。
总而言之,吾认为修边墙、建直道之类的作为并不是秦亡的根本,这些策政无有对错,错的是行事策略和手段。铁路必须要修、而且得尽快修好,但是劳民伤财之事不可干,过度役使百姓之行不可为。
将其干成兴我安西的善政,是对督军府上下最大的考验,吾等当迎难而上。
具体来说,尽管修铁路耗资甚巨,但今后流入我境的百姓数量最起码有数十万之多,这些流民初来之时,身计艰难,仅靠开荒种地,短时间内很难安下根脚。让他们通过修铁路的务工挣钱,何尝不是一举两得的善政?
当然、是不是善政,关键在于官吏的执行。若是官吏借修路之名,对上贪污克扣建设资金,对下盘剥百姓之利,所修之路质量堪忧,不足用之,那我安西离覆灭就不远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渣攻改造,BE改写HE》《馥欲香片》《大宣武圣:从练功加点开始》【笔墨阁】【人气小说网】【燃文小说网】【书彤网】《灵能者不死于枪火》《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大道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