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书包sbxs.cc
第97章满意的朱元璋!(求订阅)
周宁目光微凝。
他是工部官员,对并不了解。
只是听到一亩地能产六斤,心中也不由一惊。
六斤,可不是个小数目。
但就像夏之白所说,自古以来,华夏重的是丝枲,即麻、桑。
这是外来物,虽从汉代就传入了,但并没有引起重视,真正重视起来,还是到宋末元初,那时主要是因为人口太多,不得不想办法解决衣的问题,这才在中原地区广泛种植起来。
真正出现世人眼前,也就一百年上下时间。
夏之白却是艺高人胆大,竟想直接将拔高到麻、桑之上,甚至还有让制品取代麻、桑的想法。
想法太大胆了。
周宁苦笑道:“夏进士,这我恐无能为力,我对农业之事了解甚少,也不太清楚的情况,因而给不出建议,不过若是夏进士执意想做,我也劝阻不了,只是建议夏进士谨之慎之。”
“我是不了解详情。”
“但就日常生活而言,并没听说太多相关。”
“虽然陛下有下相关诏书,但中国自古以来,都重桑麻,百姓也喜种桑麻,桑麻的售价也更高,只怕天下规定种植下,种的终是少数,种桑麻的才是多数。”
夏之白点头。
事实的确如周宁所说。
大明的确规定有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各半亩。
但有这么多田地的,都喜欢去种桑麻,因为多余出的空隙,可以去种其他东西,而若是种木,基本就只能种木,比较下去,种木的经济利益太低。
真正走入天下视野时间太短。
纺相较于已经成熟的缫(sao)丝技术跟麻纺技术太过粗糙,百姓也没那么多时间跟金钱去更换麻纺车,用现有的麻纺车去纺,效率自然高不上去。
但这就是夏之白要改变。
百姓没有余钱更换织造机械,但他却有这个能力。
对百姓而言,纺相较丝织效益也不高,但麻作为大众衣料,市场却极为宽广。
他完全可以将百姓手中的收上来,然后再用新的织造机械,进行纺,有效的提高织机的生产能力。
夏之白笑着道:“我自然知道这种情况,但我也去了解过,目前的织机,基本用的还是麻织机那一套,即腰机跟脚踏式斜织机。”
“若是能生产出一批专门用于的织造机械,我相信,的未来无比宽广。”
“因为大明的人很多。”
“真正能穿上丝绸衣服的人很少,麻衣产量又不够,正好可以补齐这个缺口。”
“我这次过来,就是想请周知事帮个忙,改良一下织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