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书包

第18章 东林党总结会议(上)

小说书包【sbxs.cc】第一时间更新《泰昌大明》最新章节。

北京南薰坊刘府

“这个徐光启是哪里冒出来的?”

东林党领袖,太常少卿赵南星罕见地发火了。

“侪鹤(赵南星的号),徐光启是我们东林党人啊。”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韩爌不知道赵南星哪里来的那么大的火气。

“他当然是东林党人。但问题是没人举荐他,他也不在我们计划的任命名单里。”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刘一燝揉了揉太阳穴,“大家也知道,东林党的下一个礼部尚书本该是孙侍郎。”

刘一燝不满地看了孙如游一眼。

韩爌和刘一燝头上都加有礼部尚书的虚衔。

胡惟庸案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希望能由皇帝肩挑最高权力机构与最高行政机构,也就是既拿决策权又拿行政权。

朱元璋是铁打的金刚人能够且愿意从早干到晚,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后代也是这样。

明成祖朱棣虽有不亚于乃父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无法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协理政务”的内阁便应运而生了。

成祖时,内阁大学士名义上只是咨政人员,算是内朝官,品级不过正五品,但中国历来有内朝官外朝化的倾向。

明宣宗朱瞻基时,在三杨内阁的辅助下,一套完整的政务流程被确立下来:通政使司汇总全国奏章,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票拟),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给皇帝批准(批红),做出决定之后再交付有司执行。

因此,为了让区区五品的内阁大学士能够更多地为皇帝分忧,从成祖到宣宗,大学士兼领某个高级别的虚衔便成为了明代的传统。比如内阁大学士兼领太子太保(三公或三孤)或是兼某部尚书。

东林党原本是准备将礼部右侍郎孙如游扶正的。这样一来,东林党就算是彻底将礼部拿稳了。然后礼部、吏部合,在科举中“举贤任能”,就算皇帝否掉了周嘉谟的“荐官疏”,东林党仍旧可以把持全国州县。

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徐光启把礼部尚书这個位置坐了,这就让东林党非常不安。

虽说徐光启也是东林党,但不可控性实在太大。比如,今天刘府举行集会,东林党给新任的礼部尚书徐光启发了邀请函,但徐光启却以交接通州兵务为由婉拒了东林党的邀约。

“孙景文!(孙如游的字)皇上明显是有意要让你坐这个位置的,你为什么非要拒绝皇上的提议呢。你当时答应下来,然后我们再运运,你不就上去了吗?”

吏部尚书周嘉谟忍不住质问道。

“荐官疏”彻底死了,明年的恩科又冒出徐光启这个不确定性,周嘉谟真的是火到了极点。

“科举之道怎么能让奇技淫巧污染呢?以孔、孟、程、朱取士才是正纲!”

孙如游毫不示弱,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儒教卫道士。

“皇上不是说了数学科不影响取士吗,你怎么就这么轴呢?”

大理寺丞邹元标倒是没资格参与内阁会议,但这并不妨碍他知道会议的内容。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书包】地址:sbxs.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朕,剩者为王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大宋小农民金玉满唐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朕,乃万岁!大唐小说家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HP)Forgive臭县令朕怀孕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我家娘子太体贴春枝缠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谍战风云录:大宋乱世种田日常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我在三国逆转乾坤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我在水浒做奸商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继兄不善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谍海无名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玄天宗修行记事清末土司王大明风流我在异世界召唤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