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电子工厂》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书包sbxs.cc
第96章
三核芯片
游戏手柄事小、长河芯片事大、星海驾校那边则有李辕、莫少昆负责,所以陈子凡接下来只需要把长河项目组的芯片生产线先解决掉并开机实测。
长河项目组位于星尘工厂核心区的最左侧,陈子凡进去的时候已经聚集了一大批人马,全都是在调试设备的,一些相对简单的设备已经被造了出来。
复杂一些的还在最里面的无尘车间,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先进生产设备,生产不出来的零件可以交给其他地方制造,为了芯片集合了非常多力量。
官方提供的帮助也是不遗余力的,只要陈子凡有要求,马上就安排最好的去做,一生产出什么零件来立马派专机送到海城,就等着他们开机实测了。
陈子凡通过【解析山寨】和【合成创造】搞出来的这条精简+魔改的芯片生产线制程是40nm的,看似比天玑200的65nm制程强了不少,实则不然。
芯片制程的发展历程中,哪怕是发展到22nm时期,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厂商能够轻易达到,并且还有余力突破。
直到14nm时才是分水岭,陈子凡记得那是15年,以联电为首的众多厂商都倒下了,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17年。
曾经独步天下的英特尔倒在了10nm制程,遥想当年,三星、台积电只能跟在英特尔屁股后面吃灰,追都追不上。
在7nm制程时,几乎已经只剩下了三星、台积电还在角逐,但三星14nm的良品率比不上台积电,10nm的能效比不上台积电,7nm的制程比不上台积电…
三星工艺饱受诟病,连续几条火龙,连高通都不得不放弃这个合作伙伴转投台积电了,最终台积电成为了唯一一个有能力量产5nm芯片的代工厂。
所以长河芯片工程的40nm制程在陈子凡看来根本算不上什么,在达到3nm芯片制程之前他一刻都不会放松警惕,为什么达到3nm就不继续了?
不是说理论上能达到1nm制程的芯片吗?研发成本有【合成创造】在,陈子凡根本不怕,他考虑的只有一点:
3nm制程的芯片已经十分极限了,又何必再死磕硅基芯片?完全可以换个方向朝碳基芯片、有机芯片、光量子芯片…等多个方向发展,这才是未来。
好比内燃机发展到15年后的平均热效率也只有35%,而电机的平均效率能达到87%,先进电机还能超过90%…
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效率并不能代表一切,一些高端内燃机变态的工艺水准每个人看了都会叹为观止,电机刚起步不久,未来的发展路程还长着。
40nm的芯片制程虽然在陈子凡看来还远远不够,但在这个年头已经算先进的芯片制程了,而且他们的生产线还和一般的不一样,是精简改造过的。
别的东西先不谈,至少在基础这方面,长河芯片生产线可以完爆陈子凡在高精技术展览会上看到的全部设备。
但其他厂商的芯片生产线他也没见过,也不敢保证以英特尔为首的芯片生产线就不如他的,还得看最终产品。
看着长河项目组的技术人员在调试设备,陈子凡难得在意识里打开了一下【星尘科技】,查看了一下员工栏:
【员工:23691人】
(临时员工1136人、普通员工13284人、资深员工7672人、星尘员工1599人…)
星尘科技的员工数量已经突破了2万人,实际上在海城的员工只有1万人左右,剩下的都是各地的星尘分部员工。
目前星尘分部的建设进度都非常快,再加上星尘速递…影响力正越来越大,不过也仅限于产品的影响力,并没有星尘科技总部在海城这样的地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港娱天后1988》《欢迎来到我的地狱》《我!清理员!》《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仙子,请听我解释》《不正常型月》《不正常型月》【赘婿小说】《仗剑独行斩鬼神》《修仙:我在现代留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