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书包sbxs.cc
却说孔明分付黄忠:“你既要去,吾教法正助你。凡事计议而行。吾随后拨人马来接应。”黄忠应允,和法正领本部兵去了。孔明告玄德曰:“此老将不着言语
激他,虽去不能成功。他今既去,须拨人马前去接应。”乃唤赵云:“将一枝人马,从小路出奇兵接应黄忠:若忠胜,不必出战;若忠有失,即去救应。”又遣刘
封、孟达:“领三千兵于山中险要去处,多立旌旗,以壮我兵之声势,令敌人惊疑。”三人各自领兵去了。又差人往下办,授计与马超,令他如此而行。又差严颜往
巴西阆中守隘,替张飞、魏延来同取汉中。
却说张合与夏侯尚来见夏侯渊,说:“天荡山已失,折了夏侯德、韩浩。今闻刘备亲自引兵来取汉中,可速奏魏王,早发精兵猛将,前来策应。”夏侯渊便差人
报知曹洪。洪星夜前到许昌,禀知曹操。操大惊,急聚文武商议发兵救汉中。长史刘晔进曰:“汉中若失,中原震动。大王休辞劳苦,必须亲自征讨。”操自悔曰:
“恨当时不用卿言,以致如此!”忙传令旨,起兵四十万亲征。时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也。曹操兵分三路而进:前部先锋夏侯惇,操自领中军,使曹休押后,三军陆
续起行。操骑白马金鞍,玉带锦衣。武士手执大红罗销金伞盖。左右金瓜银钺,镫棒戈矛。打日月龙凤旌旗。护驾龙虎官军二万五千,分为五队,每队五千,按青、
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
兵出潼关,操在马上,望见一簇林木,极其茂盛,问近侍曰:“此何处也?”答曰:“此名蓝田。林木之间,乃蔡邕庄也。今邕女蔡琰,与其夫董纪居此。”原
来操素与蔡邕相善。先时其女蔡琰,乃卫道玠之妻;后被北方掳去,于北地生二子,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操深怜之,使人持千金入北方赎之。左贤王惧操之
势,送蔡琰还汉。操乃以琰配与董纪为妻。当日到庄前,因想起蔡邕之事,令军马先行,操引近侍百余骑,到庄门下马。时董纪出仕于外,止有蔡琰在家,琰闻操
至,忙出迎接。操至堂,琰起居毕,侍立于侧。操偶见壁间悬一碑文图轴,起身观之,问于蔡琰。琰答曰:“此乃曹娥之碑也。昔和帝时,上虞有一巫者,名曹旴,
能婆娑乐神;五月五日,醉舞舟中,堕江而死。其女年十四岁,遶江啼哭七昼夜,跳入波中;后五日,负父之尸浮于江面;里人葬之江边。上虞令度尚奏闻朝廷,表
为孝女。度尚令邯郸淳作文镌碑以记其事。时邯郸淳年方十三岁。文不加点,一挥而就,立石墓侧,时人奇之。妾父蔡邕闻而往观,时日已暮,乃于暗中以手摸碑文
而读之,索笔大书八字于其背。后人镌石,并镌此八字。”操读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虀臼。”操问琰曰:“汝解其意否?”琰曰:“虽先人遗笔,妾实不解其
意。”操回顾众谋士曰:“汝等解否?”众皆不能答。于内一人出曰:“某已解其意。”操视之,乃主簿杨修也。操曰:“卿且勿言,容吾思之。”遂辞了蔡琰,引
众出庄。上马行三里,忽省悟,笑谓修曰:“卿试言之。”修曰:“此隐语耳。黄绢乃颜色之丝也。色旁加丝,是‘绝’字。幼妇者,少女也。女旁少字,是‘妙’
字。外孙乃女之子也。女旁子字,是‘好’字。虀臼乃受五辛之器也。受旁辛字,是‘辞’字。总而言之,是‘绝妙好辞’四字。”操大惊曰:“正合孤意!”众皆
叹羡杨修才识之敏。
不一日,军至南郑。曹洪接着,备言张合之事。操曰:“非合之罪。胜负乃兵家常事耳。”洪曰:“目今刘备使黄忠攻打定军山,夏侯渊知大王兵至,固守未曾
出战。”操曰:“若不出战,是示懦也。”便差人持节到定军山,教夏侯渊进兵。刘晔谏曰:“渊性太刚,恐中奸计。”操乃作手书与之。使命持节到渊营,渊接
入。使者出书,渊拆视之。略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买活》《买活》【废柴流小说】《带着超市大逃亡》《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帝皇的告死天使》《谍海青云》【梦幻文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