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杂志社炸锅了。
编辑部上上下下,奔走相告,四处向同行打听这个人。
“您听说过一个叫郑夺的新人作者吗?你们杂志有没有收到过这人的投稿?从来没有?”
“您作为科幻杂志的编辑,能给我简单讲讲,宇宙的一缕光,还有暗物质什么的吗?”
……
所有人又重新把《师兄的透镜》读了至少两遍,逐字逐句地品评,对每一个学术概念,还有科研院所里的工作生活,也都做了一番调查了解。
娄瀚再次召开审稿会。
大家的第二次评价,和上一次相比,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首先,文章本身的质量和深度,得到了一致认可。
因为有了作者本人在回信中的解释之后,这个“洋葱”也就剥得更彻底、更有味了,编辑们对此文的理解,自然深刻了很多。
其次,文笔、结构,这些较为客观的基本功,也是一致好评,甚至可以和很多成名多年的大作家相提并论。
作者自谦没有什么写作技巧,但在编辑们看来,这叫浑然天成、大巧不工,明明有很多技巧,全都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故事中,使人不知不觉地沉浸。
没人敢相信,这竟是出自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之手,还是理科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文学写作训练。
简直是天才!
但是,除了以上两部分之外,小说的争议更大了。
而让娄瀚最为满意的,恰恰是那些具有争议的部分。
他说,争议本就是文学性质的一部分,好作品能引发好的争议,争议越大越好。
“听取大家的审稿意见之后,我更加坚信,这是一部好作品。我决定,把《师兄的透镜》刊登在这一期,排在第二篇!”
杂志的第一篇,通常都是当期稿件里最好的一篇,叫做“头题”,相当于报纸的头条。
头题的稿费,也会比后面其他作品的高。
但也常有例外。
那就是,头题作为一本杂志的脸面,当然得放名家作品,即使这位名家的这一次来稿,并不如后面的普通作者好。
所以,郑夺作为一个新人,他的作品再好,也不能排到名家前面去。
但是,能够放在第二篇,已经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了。
娄瀚是真喜欢。
“总编,你可要冷静啊!我们杂志审稿,没有两年,也得一年多,什么时候有过这么高的效率?这才几天时间?”
“是啊,好多长约作家都还在后面排长队呢,这要是传到他们耳朵里,会有意见的。”
“我觉得不至于,用作品说话嘛!”
“怎么说?这是个很主观的事情,哪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呢?”
“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篇作品,但我们给这个高中生开的绿灯,是不是也太大了?”
争来争去,娄瀚还是力排众议,当场决定用稿。
“稿费方面,就给千字百元吧!
“一是,作品本身的质量,确实值得给一个较高的档次。只是考虑到郑夺是个新人,毫无知名度,给太高了也不合适。
“二是,给太低,也显得不公平,对这种很有潜力的新人,还是要尽量鼓励。
“那就折个中吧!刁编辑,你通知他吧,希望这位郑夺同学,以后再接再厉,多多创作、积极投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书包【sbxs.cc】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恋爱免谈,一心搞事业》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