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1980》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书包sbxs.cc
话说李佳欣现在多少岁来着?
这个女人是出了名的向钱看。
恰好他就喜欢谈钱的。
秉承的就两条:好女人不拒绝,坏女人不负责。
徐洛带着疑问离开九龙塘。
其实他在想除了杂志外,是不是还要创办一家报纸。
这倒不是头脑一热就想着创办。
而是深思熟虑。
因为在他看来,创办报纸的好处有很多。
一是能为他提供重要的舆论阵地;二是报纸潜在的商业价值。
若是创办成功,将来不仅是他重要的商业营销渠道,还能是洞悉竞争对手的重要场所,甚至成为其打造超级商业帝国的加速器。
他希望在将来收购英资时,不管是怡和的股价、太古的涨跌、几大上市公司市值,都与他在报纸上的言论同频波动。
同时,也能够为自己的娱乐公司保驾护航。
除了这些。
现代社会,掌控了话语权就是掌握了制空权。
没有话语权的空中保护,即便强势如j东哥,出现负面信息的时候,一样每次都被整得灰头土脸,毫无反击之力。
所以去到公司后,一直在构思报纸的事情。
过去的七十年代是香港报纸最繁荣的时期,巴掌大的香港,竟然同时拥有近70家报纸。
经过激烈的竞争和优胜劣汰,香港报业到今年只剩下不到60家。
如果按照此时香港的人口与报纸总发行量来计算,差不多每两个半香港人就会购买一份报纸,这个数据在亚洲仅次于rb。
如此多的报纸,如此激烈的媒体竞争,要是创办一家报纸的话,就必须要有一些利器。
比如小说这种东西,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
目前的香港,就《明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这三家报纸销量最大。
大家都是【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的姿态,轮流坐庄“报纸销量冠军”,每期的销量都有十万份出头。
除了销量的考虑外,还有政*治的考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