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锁寒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书包sb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黛回乡,时隔五年,林家父女三人终于再次团聚。
同为父女,如果说林慧与林海,是离了巢的成鸟反哺父母。那么林黛年幼丧母,除去一个老父、一个年过七十的外祖母和一个少不经事的宝,便在这世上举目无亲。
她回到阔别四年的家中,再次踏入父母居住的松风堂,但见眼前是一方四四方方的小院,青瓦白墙,墙上嵌着岁寒三友的镂花雕窗,地铺水磨青砖,一应花草全无,只在西北角主人的窗户底下立着一株苍劲的古松,枝干盘盘曲曲,针叶苍翠欲滴。树下放着两方蒲团,一张古朴的花梨立案,案上摆着一张古琴。
一切都和贾敏在世时一模一样,青松依旧苍翠,石板光可鉴人,唯独那琴上蒙了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久无人弹奏了。
丫头婆子打起帘子,簇拥着她进到内室,黛便如幼鸟归巢一般,伏在父亲榻前哀哀抽泣。
林海抚摸着女儿的头顶,细细询问她在贾府的吃穿住行。黛报喜不报忧,只拣高兴的事情答了,又问父亲的病情。
如此一问一答一反问,情真意切,又是另一种哀戚不舍之状。
再说林海之病,乃是因为多年案牍劳形,积劳积弱;又兼老妻逝世、儿女离散,顿生一股了无生趣之感,继而沉溺伤痛、失之保养,渐渐积重难返。
如今女儿女婿、外侄外孙齐聚一堂,家中有了人气,他这病虽然未好,但也未曾恶化。到了三月里竟然还坐起身来,有模有样地和女儿们一同用了几次饭。
众人都是大喜过望。
席间,林慧是对外大总管,负责打点桌席、安排菜品;黛是贴心小棉袄,亲自给父亲端茶奉膳。庄哲是吉祥物,专司卖萌。贾琏自知跟姑父不熟,是个路人甲,安静地做个好花瓶。
上述四人都不是多话的性格。唯有庄闲跟林海相处的时日最久、性格仿佛、脾气也针锋相对。师徒翁婿二人隔三差五就要半真半假地斗两回嘴,来来回回也就一个话题——劝庄闲参加科举考试。
“你才多大的年纪,做出过什么功绩?就把自己跟那些世外高人等同起来啦?”
林海吹胡子瞪眼,“老夫培养你一场,就是为了教你经商的?”
“是是是,徒儿无能,辜负您的师恩。”
庄闲不紧不慢地拨弄着莲子粥,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少来这套!若说你真想学陶渊明隐居世外,我倒敬你三分。可你是那耐得住寂寞的人吗?如今你在湖州办的那一摊子,还不是在为皇上送银子?放着正经的两榜进士、朝廷命官不做,偏要去顶个商贾的名头在头上!这不是放着诰命夫人不当,反倒去做个见不得人的外室吗?”
“诶,那是您不知道,外室有外室的好。”
庄闲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京城里的那些‘正室夫人’们要按时上朝、熟悉人情世故、体察皇上心意。哪有我这天高皇帝远的如夫人来得轻松自......”
话音未落,便被林慧一脚踹在小腿上,重重扯着嗓子咳嗽了几声。黛还在席间,已经羞得满脸通红。庄哲自己拿着小勺吃饭,虽然听不懂,但也瞪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们。
庄闲和林海这才反应过来,讪笑着住了口。
然而好景不长。过了春天,林海的病情急剧恶化,开始陷入长时间的昏迷了。如今松风堂一日十二时辰不敢离人,林慧和黛白日侍奉在父亲榻前,晚上便由庄闲和贾琏带人坐更。
如此又捱了大半个月,忽然有一日,林海的病情像是转好了一般,竟然食欲增长,还能下地走动并且声音洪亮地跟两个女儿说话了。
林黛少不经事,只当父亲好起来了,高兴得直掉眼泪。
林慧和庄闲心里却是咯噔一声,愈发昼夜不辞地守在松风堂里。
如此又熬了两日,庄闲见妻子支持不住,强行撵她回去睡了。自己洗了把脸再回来时,看见正对着林海书房的一个小角门。庄闲不由恍惚了一瞬。
千年以后,庄士诚那场轰动一时的“尸谏”,也许只会在史书上留下“时有太傅姓庄者触柱而亡,帝大怒”这样一行简短的记载。然而整个庄家上下八十七口人,却为这短短十四个字付出了不忍言的代价。
他走了一会儿神,半晌才听见有人在他耳边喊:“三爷,三爷!”
庄闲瞬间回神,原来是林峰站在松风堂门外唤他:“老爷醒了!”
庄闲一惊,赶紧快步进屋,只见卧室的门大开着,林海半躺在床上,虚弱的眼神亮澄澄地映着月色。庄闲赶紧上前扶着他坐起来。
“又在看那道门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从那座韩城开始》《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小说书包】《大宣武圣》《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漫画路人自救指南》《国医》《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