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朱元璋》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书包sbxs.cc
第86章
您说我应该回到大明吗?
洪武十九年的早春,京城内微风轻拂。
刚下过一场雨,阳光透过云层洒落在奉天殿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上,上面残存的水滴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殿前广场的角落墙缝里,几株新绿的嫩草顽强地探出头来,仿佛在宣告春天的到来。
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埋头批阅着案前堆积如山的奏章。
其实有的时候,朱元璋觉得自己跟民间医馆里坐诊的医生,似乎没什么分别,他的笔尖滑过奏章,就犹如在触摸着大明的脉搏。
刚刚批阅的那份奏章,是曹国公李文忠通过浙江布政使司发来的无线电报,无线电报从浙江布政使司发到了皇宫内的文楼,然后由文楼内翰林院的庶吉士誊写成奏章呈上来,讯息通讯可谓是快捷无比.说实话,有了大孙送来的无线电报,朱元璋可就再也忍受不了快马加鞭那慢腾腾的通讯速度了。
朱元璋抬起头,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望向殿外湛蓝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自豪,大明在他的治理下,已经蒸蒸日上了起来,不仅收复了汉唐等传统大一统帝国的全部国土,云南、辽东、甘肃、河湟.更是在政治经济上有了全面的发展。
这时,一份关于江南土地情况的奏章引起了他的注意,朱元璋眉头微皱,想起了江南水灾的时候,那些士绅地主们勾结基层胥吏瞒报受灾田地的情况,事实上,这种类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让他对江南的土地情况充满了担忧,毕竟,江南是现在大明最大的粮仓和赋税征收地。
但跟以前不同的是,这次圣孙殿下的第一句话就很炸裂。
实际上,为了通过天人感应理论来强化皇权,并借此彰显圣孙庇佑大明的神圣,今年朱元璋令人编了两本书,一本是翰林院的儒臣们编集历代帝王祭祀、祥异、感应等可为鉴戒之事为书,名《存心录》;另一本则是让军机大臣刘三吾编类汉唐以来灾异之应于臣下的事例,名《省躬录》。
这份功绩,显然主要要归功于他的大孙身上,而派往江南的医师们也功不可没。
不过跟前几次一样,过了很久以后,阴阳炁海才传出来消息。
朱元璋听后点头表示赞许,他深知《鱼鳞图册》的制作对于大明江山的重要性,这不仅能够保证朝廷的赋税收入,还能进一步巩固皇权,不过只有一点弊端,那就是州县一级必须不怕麻烦,定时《鱼鳞图册》,否则的话,恐怕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然而,他并未沉浸在这份喜悦之中太久,很快便回过神来,继续批阅着奏章。
一路上,透过马车的窗,看着逐渐从寒冬中复苏过来的京城,街道上市井小民熙熙攘攘,朱元璋的思绪飘飞,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艰辛奋斗,也想起了建立大明的伟大历程.如今,大明帝国已经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将近二十年,可以说是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只可惜王朝后续第三代的继承者,都没有什么令他满意的,朱允炆太迂腐,朱允熥又太怯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追书书】《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我在大夏窃神权》【书包中文网】《末日杂货铺[经营]》《欢迎来到我的地狱》《从流浪地球开始的位面战争》《这个武神太极端了》《踩着魔门妖女成为最强》《圣拳!》
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书包sb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