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书包【sbxs.cc】第一时间更新《振南明》最新章节。
直接去府库支取,凡是应募乡勇,一概给予五钱银子奖赏”
袁惟泰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五钱银子可着实不少了,何况袁惟泰这次这是叫他们去烧船而不是打仗,一定会有人争着抢着应募的。
至于将来如何解释这笔花销也很简单,全推到抗击叛军上。
打仗哪有不花钱的,花个几千上万两银子不是很正常的吗
北京紫禁城。
多尔衮在便殿设宴赐馔,封晋商王登库、靳良、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等为大清皇商。
笼络八大晋商在多尔衮看来是一件重要性不亚于西征的大事。
要知道这八大晋商可不是一般的商贾。早在清军入关之前,他们就通过自己的渠道往返于关内关外,向辽东输送粮食、以及盐铁等重要物资。
当时明廷对辽东实行全面的粮食封锁政策,严禁百姓倒卖粮食到辽东。
若是没有这些晋商,清军手中即便有银子也买不来足够的粮食,早就被饿死了。
正是靠着晋商在暗中的粮食输送,大清才能够等到入关的这一天。
而且晋商不但给清军输送粮食、盐铁,还会把刺探到的明军情报一概卖出去。
如此一来,明军有什么动向,清军方面就会第一时间得知,从而轻而易举的针对。
可以说没有王登库、靳良、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等八大晋商,就没有后来清廷入关的好日子。
多尔衮今日在紫禁城大宴王登库、靳良、范永斗等人,也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当然,多尔衮弄出这么大的动不光是封八大晋商为皇商那么简单,还有着借八大晋商为清军筹措粮秣的打算。
如今天灾不断,北方常年干旱赤地千里,粮食产量很低。
想要靠北方几省每年产的粮食养活十数万军队是不可能的。
而各地府库的存粮又已经见了底,多尔衮为此十分苦恼。
他也知道天下粮仓在湖广,可现在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打下湖广来,只能暂时买粮食应急了。
为此,多尔衮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八大晋商。
王登库、靳良、范永斗等人当年可以冒着明廷封锁令,走私粮食到辽东,现在自然有本事再从南面弄到粮食。
价格嘛贵一些就贵一些好了,先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才是正理。
多尔衮是一个很务实的人,要想让马儿跑,就必须让他们先吃饱草料。
为此多尔衮拿出了皇商资格为筹码。
八大晋商当年为了出关方便,都在宣府镇张家口堡置办了不少产业,经营重心都往张家口转移。
多尔衮索性让这八家隶内务府籍,仍互市塞上。
对此范永斗等人自然是喜不自胜。
塞外草原不比关内,除了牛羊不缺,基本样样都少。
尤其是盐巴、茶叶,是牧民们最短缺又生活必须的。
至于辽东的貂皮、人参若拿到关内卖,自然能够卖到一个好价钱。
但天下商贾那么多,有竞争的情况下要想获利就得压低价格。
这是范永斗等人极不愿意做的。商人逐利,有谁愿意把嘴边的肉让出去
但一旦成为皇商,便可以实行垄断,尤其是供给内务府的皮货,价格自然好说。
至于盐铁铜这些暴利行业,范永斗等人暂时还不敢想。但他觉得只要打点得当,将来未必没有机会介入这方面的采买。
当然眼下最重要的是办好摄政王交办的事宜,讨得主子的欢心。
主子只要开心了,一切事情就都好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