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跟着出征,一来是这身医术,万花谷本就行医问药,留在城中不如跟随征战更能发挥用场,二来却是为了刘娘子的尸骨。
但陆庭不肯,临行前更是承诺,班师回朝时定会亲自带着刘娘子归来。
如此,他才退让了一步,留在归雁城等候他们的归来。
“楚大夫。”
赵嫣的声音透着倦意,“我已经,开始想他了。”
“啊,这样啊。”
楚衡摸了摸鼻子,想起那个马背上高大的背影,笑道,“我也是呐。”
御书房中,赵殷坐在桌案后,修长的手指在摊在桌案上的起居注上点着,一言不发,似乎在等着底下的人先开口。
跪在书房之中的几人年纪尚轻,倒是被请到一旁坐下的几位,皆已白发苍苍,垂暮之年。
赵殷看的起居注,是先帝的。
起居注此物,由负责修起居注的官员,在帝王所有公开的活动中随侍在旁,然而记录下帝王的一言一行,甚至还包括了向后宫太后问安等等行踪言语。
赵殷从先帝的起居注中,找到了那年龟兹商人在旁人的引荐下,向先帝敬献龟兹舞姬的记录。
其中,就有一个被先帝随口问及名字的舞姬,被当时的起居令记在了里头。
那个舞姬,名叫旃歌。
“当年的这批龟兹舞姬,如今都在何处?”
宫中教坊的舞姬,从不会留下年纪渐大的人。有才学者,若是好运,倒也能留在教坊为官,教授新来的舞姬如何在宫宴上为人助兴。
但更多的舞姬,尤其是这些胡人舞姬,通常是为物什,被赏赐给朝中官员,或者到了年纪,送出宫去。
赵殷查过教坊的记录,这一批的龟兹舞姬有入教坊的记录,却找不到任何一人离开的内容。想来,有人动了手脚。
“大多,大多陆陆续续赏给了朝中的大臣们。”
“这个叫旃歌的,赏赐给了谁?”
“臣……臣记不得了。”
赵殷停下动,抬头,视线落在了跪在地下应话的太常寺卿身上,后者脸色微白,并不明白他为何突然提起这事。
教坊司归太常寺管,名下的舞姬乐师进出皆有太常寺登记。太常寺卿的年纪不算轻,然与先帝在世时的太常寺卿相比,却显然年纪更轻一些,能记住的也更多。
“皇上,”太常寺卿咬牙,“此事时隔多年,臣当时还只是奉礼郎,故而很多事,臣并不……”
赵殷不说话,嘴唇抿成一条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