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恶贼》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书包sbxs.cc
这是赵期昌第一次上阵,指挥的六十余人还都是熟人,也就是所谓的子弟兵,可指挥难度还是不小。这不是阵前厮杀,仅仅只是行军,就够他头大。
总共六十五人,配备牛九头,驽马四匹,驴子七头,车十三辆携带帐篷三顶,除军械外还有九日粮草。
行军过程缓慢,十一人乘马,其他人员或驾车或乘车,勉强算是一支机动化部队。排成一字行进,可车上的子弟兵交头接耳闲聊明显不符合赵期昌心思。
下面人想的简单,反正距离龙山还有五六十里,慢慢走慢慢聊都是一样的,又无什么风险。
两个多月下来,赵期昌骑术也算入门,左手挽着马缰,右手提着一杆红缨枪身子随着小红马颠簸而轻轻有幅度的摇晃适应这种颠簸。
领着三骑从头到尾检查一遍车队,又赶到队首让他很不爽,行军就该默默行军。
一拉马缰右臂举着红缨枪朝天立起,身旁常信平从腰间拔出铜号角吹响,急促天鹅声三短两长,行进中的军官马队,十三辆车纷纷停下。
调转马头,赵期昌看向比自己大六七岁的远房侄儿赵凤祥,脑袋歪着,双目似乎能被稍大头颅一圈的勇字盔大檐遮住。
赵凤祥莫名其妙,右手红缨枪钉在地上,拱手:“叔父?”
赵期昌一字一顿:“行军当禁言。去裁砍木枝,车上人都咬一根。再有犯禁言令的,赶出去。”
赵凤祥还在迷糊,压根没这个必要,为什么要这么做?还在想着要不要顶嘴,争取一下,可他没胆量。
赵家有足够的青壮年子弟来顶替赵凤祥进行领队,之所以选赵凤祥就是他辈分恰好被赵期昌压制,又年纪算是够大,而且本人在卫里又薄有武名。对上赵期昌,他比其他赵家中坚骨干要心虚,没多少底气。
陈明心勒马左右看着赵期昌和赵凤祥,心中也犯迷糊,用得着这样?
见稍稍僵持,常信平开口:“军令已下,赵甲长为何迟疑?”
这次出军,赵期昌、田启业部会在中所临时整编授予哨级编制,下面次一级人物就是甲长,再往下就是基本的什伍长。
只是临时编制,用作定下基本的指挥序列。
抬眉又看看赵期昌阴沉的目光,赵期昌严肃面容让赵凤祥心中一颤,拱手:“得令!”
赵期昌微微侧头示意,赵凤祥点了几人去路边砍树枝。
环视一圈,赵期昌道:“你们代表的是我赵家颜面,虽未接敌,可行军途中嬉笑大损军威,让卫里人瞧着了又会怎么看我赵家?我赵家军威鼎盛,令行禁止,方能威慑各处,不使他们生出什么龌龊心思。”
“这是我赵家展现军威的一次大好机会,嬉闹成风只会让人以为我赵家无人、好欺负。只有令行禁止,我赵家子弟五指捏成拳,才能震慑各处,安稳开荒奠定家中基业。如此人人也能过好日子,安安稳稳过好日子。”
“如若不然,让他们以为我赵家是软柿子,那群起而攻之,我赵家纵是一头猛虎,也会被一群群野狗拖累,咬死,吃掉。”
“此次出军本与我赵家无关系,我赵家急着出兵助战不是给卫里下苦力气,为的是借这个机会展现赵家军威。军威何来?兄弟同心,五指成拳,令行禁止罢了!”
“都把话传下去,就是演戏,也要把军威、样子给咱演出来。这不是为我赵期昌一人之事,而是为了我赵家上下五百余口人!事关赵家上下每一人温饱,谁敢闹事,生别扭,这就是家贼勾当,休怪咱不讲宗族血亲恩情。”
“得令!”
车上子弟兵纷纷下车,由军官队过去再三重复讲解,让这些人意识到这次行军的重要性。
讲什么大义大节没用,赵期昌很清楚自己发家的根由,是宗族。手里的人也是宗族子弟兵,一切围绕宗族发展,以宗族发展为目标,关系赵期昌本人,手里子弟兵上上下下切身利益,那自然能说到一起,团结在一块儿。
小指长的木棍剥皮后,不管愿意与否人人口衔一支,就这么慢悠悠向中所前进。
临近正午时,中所所城出现在赵期昌视界内,越走行人越是稀少。
今日是九月三十,中所集会的时间。按理来说正午时就是赶集百姓、商贩扎堆最为密集的时间,此时中所东门外却一片空阔,聊无人烟。
纵是非赶集日,中所也有较多的人流,然而此时空荡荡一片,没有人。
中所东门一层简陋的门楼上,赵鼎明身披黑漆皮铠,挂着绿色披风双手搭在护栏上。
望着缓缓压来的车队,露出笑容扭头:“开城。”
一身鱼鳞铁甲的王文泽右臂抬起,转身对着一侧军士和城门甬道里的军士、军余打手势。城楼里的军士缓缓转动绞盘,立起的吊桥缓缓下坠搭在一丈五宽的护城河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孤君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书包sb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