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书包【sbxs.cc】第一时间更新《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
骆养性和龚鼎孳后,把骆养性的党羽一撸到底,锦衣卫从上到下也被换了个遍。
原来那些世袭的锦衣卫拿着俸禄却整天养尊处优,历史上破城时基本都跑了个精光,现在崇祯皇帝都给换成了南镇抚司出身低下的锦衣卫。
锦衣卫南北两个镇抚司原本负责的地方就不一样,在北司供职地位都要高人一等,忽然间调换过来,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悲。
这次调换对南镇抚司的那些锦衣卫来说属实是天上掉了张大馅饼,对崇祯皇帝感恩戴德,都是尽心竭力的办事。
那些在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不明白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要被调到南镇抚司,心中不满无处发泄,竟然在京城中闹出不小的乱子。
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
内阁首辅处理奏章的主要方式是“票拟”,有些人望文生义,认为是指几位阁臣针对某个意见来投票,看来还是太年轻了。
票拟是指阁员收到奏章或准备发出的草诏后,在面上贴一张纸,写上自己的意见呈送给皇帝,由皇帝批红正式生效。
起初内阁就是个参议班子,老朱家的先帝们起初设立的时候,怕也是没想到这玩意儿到后来会发展成足以和皇帝对的地步。
渐渐地,大明朝的皇帝们就连批红这点权利都没了,一整套程序变成了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科道封驳。
那皇帝干啥呢,皇帝自己在一边儿玩儿泥巴,等折子送进来点头就行了。
这一整套的程序和唐、宋中书舍人“五花判事”很类似,现如今朝廷各部院在收到内阁发出的诏令时,就以票拟上的批红为生效的依据。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玩意儿根本不是法定工程序,朱元璋没说过,朱棣也没规定这回事儿。
朱元璋和朱棣本意只是想让老朱家后代的皇子皇孙们权利大一些,这没毛病,但谁成想结果却恰恰相反,到崇祯这代基本就只能干瞪眼看着东林党耍猴了。
要说历代老朱家皇帝有没有不安分的,还真有。
正德不就搞了个三厂一卫吗,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落水一命呜呼了,嘉靖和万历这两位是明白人,干脆在宫里炼丹不露头。
天启皇帝年轻气盛,在朝里搞出来个阉党替自己遮风挡雨背黑锅,魏忠贤也是够悲催的,一辈子开足马力的给朝廷捞银子,到最后国库就还是那几百万两,自己也没落得什么善终。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被东林贤臣们说成权倾朝野,实际在明面上的情况也差不多,可京师这种龙虫混杂的地方,谁知道暗地是不是藏着什么马王爷
即便东厂的番子们全力开工,最后天启皇帝还是一不小心落水,步了大行正德皇帝的后尘。
崇祯皇帝穿越过来,自然不甘心就这么步了历史上崇祯的后尘,当然要奋力一搏,最近就跟疯了一样抄家拿银子,把三厂一卫又搞了起来。
实际上,崇祯皇帝刚把东厂建起来,并且将目光投降京营,准备握住兵权的、时候就有人动了杀心,来了个冬暖阁铤击案,要不是方教主和小太监们来得及时,历史上可能会这样书写。
崇祯十七年的时候,明思宗朱由检被李自成大军吓傻,进行一系列疯子似的挣扎后,终于是想不开,在某一天的清晨头撞白柱,自杀身亡。
后世的史学家们可能会这样评论,看看这老朱家的皇帝,真是一个都不让人省心,就是喜欢做那些奇葩之事,最后死的还要更奇葩一些,两个落水的还不够,就连撞死的都有。
话说回来,正由于大明朝最开始没有明确法定工程序,万事全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时间久了臣子们当然不乐意,自然而然就要去寻找可以制衡皇权的办法,就找到了票拟批红这一套程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青仙问道》《国医》《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比奇屋】《万亿军火之王》《仙官有令》《帝皇的告死天使》《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1978合成系文豪》《天命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