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书包】地址:sbxs.cc
文二弟叫文满,是一个老实人。
大抵大部分家庭中,如果当父母的不大靠谱,那当儿女的可能就会早熟,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文家就是这样的情况,在文家出了一个文慧这样十分不靠谱的长姐后,下边的文满和文秋反倒长成了听话懂事,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
面对文慧这个大姐的要求,文满有些为难,但最后还是答应了。
文慧对文家人,向来是“你们不能占我便宜,但我可以使唤你们”。
连表面功夫都没有,十分坦荡。
文满只上过小学,因为性格的原因,他跟文慧一样,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镇上了,同样不认识城里的人,对文慧交代的事没有一点头绪。
而且这件事同样不能告诉家里。
早在文慧不愿意帮衬娘家一把后,整个文家对她的情分就淡了,一致觉得文慧性格清冷,对娘家人也不闻不问,要是知道文慧使唤文满帮她跑腿,说什么都不会同意的。
文满除了在家里干活,还要偷偷帮文慧打听消息。
文家所在的村叫陈村,在以前是一户姓陈的大户人家的地方,最开始叫陈乡,大家赶集都在陈乡赶,后来陈乡变成了陈村,大家赶集也都去青石镇上了。
现在陈村还有不少陈姓的人居住,据说陈村还保留着一块碑文,上边还介绍了陈村从前的风光。
不过这些都是从前的事了,陈村现在跟别的村子没什么区别,也只有老人还记着几分,口口传下来,给村里的后辈讲一讲。
文满先找了同村从小一起长大的年轻人,跟他们闲聊的时候无意中问一问。这些年轻人很向往走进城里,在一块说话的时候也会说城里如何如何,具体问谁认识城里人,大家就不开口了。
只有一个姓陈的年轻人犹犹豫豫的,说他家里有一个表姑住在城里,但是跟他们家的关系已经很远了,家里也从来没想过去城里找这位表姑。
“文满,你大姐文慧不是嫁到河西村了吗?她婆家不就有城里人么。”
其他人纷纷点头。
文满当然知道,文慧交代他办事的时候,文满就提出过疑问,被文慧三言两语给糊弄过去了。
文满老实巴交,压根不是文慧的对手。
在年轻人这里打听不到有用的消息,文满只得在村里细心观察,想看看村里有没有人人脉广、有门路,最后把目光定在了妇女同志们常歇凉的大树下。
这种事情原本文母等女同志们是最清楚的,只要稍稍问一问,各家中有什么情况,有什么亲戚,亲戚们大致有什么情况都能说个一二的。
千万别小看了妇女同志们的能力,她们要是想要知道,任何大事、小事都没什么能瞒过她们的。
但文满又不能告诉家里,他只要一开口,文父文母一察觉到异常,很快就能把事情给问出来。他不好直接站在妇女同志们扎堆的地方,只得离远了点,竖着耳朵偷偷的听。
村里的男同志们向来不来这种妇女同志们扎堆的地方,觉得妇女同志们每天东家长西家短,翻来覆去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格局太小了点。
觉得自己关注的都是大事,评价起女同志们,往往一句“什么也不懂”定性。
就像到了以后,只要有女同志没有出门上班,在家里洗衣带娃,做“全职太太”,跟柴米油盐一沾边,时间久了,也会被人说跟社会脱节了,“什么也不懂”了。
文满一个男同志整天来,太显眼了些,被人捅到了文母面前。
给文母“告状”的妇女同志没有多想,只是当着文母的面笑话了几句,当着文母的面,还诚心实意的想邀请文满加入她们。
别的男同志都不肯来,文满只要加入她们,以后别的男同志再说,她们就能回上一句,“人文满这个男同志思想觉悟可比你们高着呢。”
文母笑着回了几句,回到家中一问,很快就从文满嘴里知道了始末。隔天,文母叫人给文慧带了信。
文母说了什么,文慧没有交代,只是说让文满帮她打听消息是不成了。
文满甚至连陈村都没走出去。
没有了文满的帮忙,文慧现在觉得自己就是孤立无援的状态,只得灰溜溜回来继续找上罗以娇这个唯一认识的城里人了。
经过这一回打击,文慧的态度也更“谦卑”、更伏低做小了。
罗以娇点着小脑袋,文慧说一句好话,她就装模作样的“嗯”上一声。
还看向文慧,“继续呀。”
她一个俗人,就是喜欢听别人夸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罗以娇在八零的乡下生活》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书包sbxs.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