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书包sb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上,万万使不得啊。”
刘一燝急道。“【考成妖法】乃贼子张居正首创,恢复此法,轻则朝野上下物议沸腾,重则乾纲倒置,将有社稷危亡之虞。”
“妖法?哼——”
皇帝冷嘲热讽的问道:“点个名,考个勤,怎么到了你刘一燝嘴里就成了妖法了?莫非点了你刘一燝的大名,便能把你的三魂七魄给勾去吗?”
被皇帝怼了一句,刘一燝满脸通红,再也不敢贸然吱声。
皇帝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无非就是担心自己全盘恢复张居正时代的改革,丈量天下土地,打击土地兼并,会影响他们的既得利益。要知道,大明朝被兼并的土地,其中小头被老朱家的藩王们给占了,而大头却是落在了这帮朝廷命官背后的家族手里!
张居正改革的目标是什么?还不是把大明朝那些被有权有势的人兼并、藏匿的土地跟人口给揪出来,让他们交税,充实国库。
一旦张居正改革死灰复燃,那对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而言,无异于从他们饭碗里抢走了一大口油水。
自古以来,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也比不过断人财路招人恨啊。
皇帝自然不会恢复张居正的改革,一来他压根没有动过这个念头,要改革也是“天启新政”,何必挂上他张居正的虎皮?拾人牙慧的事皇帝不屑一顾。二来嘛就是他刚刚登基,根基未稳。在朝野上下威望不足,贸然改革,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很有可能会出事。
会出什么事?
明朝死的不明不白地皇帝可不是一个两个啊!
皇帝忌惮的瞥了眼几位阁臣,他叹了口气道:“皇祖已经给张居正定了性,朕无意为张居正翻案。”这句话皇帝讲的就有点儿言不由衷了,不过为了稳住这帮人,扯谎又算得了什么?
听了这话,阁臣们才松了口气。
只要张居正的改革不复活,一切都还可徐徐图之。皇帝毕竟还小,现在虽然有很多的想法,但总归是可以教育回来的。
皇帝瞥了眼面色缓和了许多的阁臣们,心中不由得冷笑起来,“朕之所以执意要恢复【考成法】实在也是被那帮烂泥扶不上墙的官僚给逼的!朕三令五申让他们上早朝,可结果呢?接连放了朕两回鸽子!朕假如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岂不叫人小觑?”话音落下后,皇帝忽然又不怀好意的问道:“诸位都是朕的股肱之臣,大明江山的栋梁之材。那么谁肯为君分忧,替朕去恢复【考成法】,去主持这件大事呢?”
闻言,方从哲、刘一燝等人都是打了个寒蝉。
好狠辣的一步棋啊!
这算什么?让俺们文官之间内斗吗?
方从哲等人面面相觑,都是一副如丧考妣的嘴脸。这个主持“考成法”的活可不好干啊!虽然“考成法”意味着无与伦比的权力,意味着某种程度吏部与都察院两个顶级部门的权力结合体,可是这个工作历来就是最得罪人的啊。
咱们可以拿班级里头的纪律委员来参考一下。纪律委员有“班副”的别称,为什么这个“班副”的别称没有落在“体育委员”(兵部尚书)手里,也没有落在“团书记”(礼部尚书)手里,偏偏落到了纪律委员(吏部尚书+左都御史)手中呢?
还不就是因为纪律委员有“纪检督察”的大权。那么这种纪检的权力如何实施、落实呢?靠的就是这个“考成法”!
考成法可不单单是每天点点名,考考勤。
在张居正时代,“考成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代了“京察”!也就是对官员们的考察考核。在“考成法”上成绩优异的,可以升官,考察不合格的,则会遭到贬官乃至罢免。
换句话讲,谁主持了“考成法”谁就执掌了大明朝十数万官员的升降任免大权!这个权力可是大的吓人啊。两宋时期的吏部尚书寇准曾经拥有过类似的大权,便被拜官敬畏的尊称为“天官”。中国古代人最敬畏的可不就是老天爷嘛,给寇准弄了个“天官”的大帽子,可见这个权力真的是大的无与伦比。
若是在别的朝代乃至是国朝其他的年代里,官僚们为了这个权力即便是打出狗脑子也是定要争上一争的。可是在大明,在大明末年,这个权力可是烫手的很呐。
原因无他,唯党争耳!
大家伙现在都抱起团来了,你个纪律委员还能落得好?
一个“考成”不好,得罪了某个山头,这个山头里的人便都跑到班主任(皇帝)身边告你的小黑状,看你死不死!毕竟,除了海瑞等极个别的“青天大老爷”以外,大明朝没有黑历史,黑材料的官员还真是不多见。
党争!党争!
争来争去,连内阁首辅的大权都被极大的削弱了,更何况是你一个主持“考成法”的官员呢?那还不被百官给生吞活剥喽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新棉花糖小说网】【鱼趣阁】《无限公路就业指南》【无限文学】《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从小破屋开始[全民求生]》《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你们修仙,我种田》《竞选神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