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书包【sbxs.cc】第一时间更新《天启帝》最新章节。
第二十八章
王安死了,他的死在外朝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朝野上下皆是弹劾的折子,雪花似的。皇帝的态度就是一个字“拖”。关于王安的死,皇帝守口如瓶,王安死了,皇宫里头便再无与东林党人通气的人,所以东林党人对宫里的情形也是两眼一抹黑,只知道人不见了,是死是活都不清楚,不过看情形八成是凉了。
皇帝并非是一味的拖延,他一手对王安的死不闻不问,一手又催促着叶向高赶快着手整顿出了蓟镇、辽东镇外的九边诸镇边军,只有给朝臣们找点儿事干,他们才会将王安的死束之高阁,皇帝才能落个清闲。
不过皇帝还是低估了明代士大夫们的骨气,除了上折子以外,他们还在早朝上集体下跪,恳求皇帝彻查,这还不算,文臣们还集体向内阁施压,要求内阁做出解释,至少也要让阁臣们为此事在皇帝面前争辩几句。
阁臣们在这件事上没少替皇帝背黑锅,有几个为人清高的,不堪忍受这种羞辱,都已经往宫里递了几十张辞呈了。
这种情况拖了二十来天以后,群臣的劲头非但没有冷却下来,反倒有愈演愈烈之势,见状,皇帝明白如若再不给出个解释,日后这早朝算是上不了了,政令也难出中南海了。
迫于无奈,皇帝下令将骆养性下了诏狱。
没错,关键时刻,皇帝丢卒保帅,做了可耻的卖队友的行径。不过这诏狱明面上是挂着老朱家的牌子,可实际上的总经理却是他们老骆家。向来骆养性在诏狱里也不会吃太大苦头。并且皇帝下令逮捕他之前,就曾承诺过——没有替大哥挨过刀,蹲过局子,还好意思讲自己是大哥的心腹马仔吗?你先进局子里顿两天,等日后大哥再找个机会让你出来,并且官升三级如何?
骆养性自然无话可说。
推出了骆养性这么一个“杀人凶手”后,朝野上下的物议这才消停了一会儿。
群臣得意了,皇帝却是犯了难,这骆养性折了,谁去替他管着御马监的兵马呢?皇帝思前想后,决定召见一个人。
此人正是张世泽,这个人骆养性不相上下的纨绔子弟,也是皇帝潜邸之时的两大马仔之一。皇帝让张世泽张小公爷顶替了骆养性的位子,做了御马监勇士营的统领。
另外皇帝身边缺了骆养性这个锦衣卫心腹怎么行?为了使唤人更方便,皇帝又让骆思恭往宫里送了个锦衣卫来,这个人名唤许显纯,亦是个精明干练的家伙。
王安的风波总算被糊弄过去以后,皇帝以为总算可以清闲一阵,腾出手来,干点儿别的事,比如:兴办大名日报社,同士林抢夺话语权;比如“考成法”的死灰复燃工作;再比如“泰西书院”的事以及于其干系甚重的“新式军队”的组建、训练工作。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跟宫里头选上来的秀女们调情,这个才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工作的重中之重啊。
这可不是说笑,男女之事对普通人而来也就是私人情感问题,对公务人员来说,充其量也就是私人作风问题,可对皇帝来说却是干系国家大事的要务。
对国君而言,国家家事都是国事!
就在皇帝想要腾出手来‘干’点儿自己喜欢的事跟人的时候,从边关却是呈上来一份奏报,打破了皇帝的如意算盘。
皇帝盯着兵部呈上来的折子,眉头紧蹙。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这份折子不是别的,而是一个人的辞职信。
这个人名唤熊廷弼,一个不喷人就会死星人。
熊廷弼在折子上先是将朝堂诸公喷了一遍,然后又吹嘘自己擢升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并代杨镐为辽东经略前,辽东一带明军势力衰减,东虏人兵锋猖獗,时值开原、铁岭相继失陷,沈阳军民纷纷逃奔。可等他自己到任以后,英明果断的斩杀逃将,督造军器,修缮城堡,调兵遣将扼守各冲要地点,互为应援,守备大固。除此以外,折子上或者说辞职信中还提到他还亲巡沈阳、抚顺,将生死置之度外,相度形势,召置流移,安定民心。熊廷弼还在辞职信上将自己的辽东战略讲述了出来,那便是以守为主,反对浪战,并联合朝鲜牵制后金。
总的来说,“熊疯子”折子上所言之事都是事实。从万历四十七年他出任辽东经略以来,一年多的功夫,尽管努尔哈赤大兵压境,在明金战场上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可熊廷弼据险而守,并没有出太大的纰漏,致使后金一年多的功夫都不能在辽东战场上打开局面,扩大战果,这一切的确都是熊廷弼的功劳。
可是吹嘘功劳就吹嘘功劳吧,您何必连带着将满朝文武都羞辱一遍?
这封折子除了最后两段,说:“皇上言官们最近老是弹劾臣,臣虽然有很多功劳,满朝文武虽然大都是尸位素餐之辈,但臣也不能不畏人言。既然他们弹劾臣,皇上您还是把臣的官职给罢免了吧云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