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书包【sbxs.cc】第一时间更新《保卫国师大人》最新章节。
日而语。“那人是谁”
“郝明桓。”
她明明未曾听过,却依稀有些耳熟。于是魔物又补充一句:“今人通常称唤他的谥号,黎厉帝。”
冯妙君呼吸微顿,继而失声道:“黎厉帝,挡住了天魔袭城的那个黎厉帝”
一个王朝放在后世任人评述,最容易被记住的大概是三类帝王,一为开国高祖,二为中兴之主,这第三类么,大概就是眼睁睁看着家国坏在自己手上的国君了。
光从黎厉帝死后得到的谥号上就能看出,毫无疑问他属于第三类君主。而冯妙君昨日才读过关于他的一星半点事迹,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这位帝王前半生有多英明,后头就有多昏聩,倘若他死得早,或许就会被称贤明之主,而不被世人以“厉”冠之。
后世普遍认为,正是他的暴虐招致了天罚,“天厌弃之”,才给浩黎国惹来天魔袭城这样的空前大劫。虽然皇都应水城是守住了,但天罚并没有结束,而是一直延续到十几年后浩黎国瓦解。
这么一位大名鼎鼎的帝王,居然也看过这本小册子冯妙君对它的兴趣更浓厚了。
取下翻开,扉页上赫然又是一排小字,看字迹与封面同出于一人之手。
“聆玄天圣音四十九日,灵台清明有所得,乃增补步仙诀以导引世人、顺应天命。习此诀者,步步登仙。”
落款人并未手写全名,而是盖了个大红印章,至今看起来也是鲜艳如血。
印文看着像只昂首摆尾的猛兽,她辨认半天才勉强看出是个“虎”字。
太象形了。“膨胀,你知道这本书是谁人所著”
“当然。”
魔物的声音平铺直叙,“你见到的印鉴,即为浩黎大帝所留。”
冯妙君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本册子是浩黎国的开国大帝所著,黎厉帝为人家的直系子孙,当然有必要观瞻高祖遗笔。不止是他,也许浩黎国历任皇帝都会捧读这本书。
这么一本小小册子在她心目的份量,一下子增加了十倍不止。
浩黎大帝说得很清楚了,他把自己心得都写在书里,来引导平民一步一步修成仙人,并且把这为顺应天命的利民举措之一。至于聆听圣音什么的,她看不太明白,想来是这位皇帝对自己的溢美之辞吧还有,“增补”是何解,为什么不用“著述”不过这都是小节,她扫过一眼也就不再深究。
读懂这本书就能修成神仙么她轻吸一口气,翻开了后面几页。却见每页上都绘着一人,姿势各不相同,边上落着密密麻麻的小字注释,想来是口诀。从前往后翻,就会发现图中人物所做的动越来越难,关节和四肢拧起的程度匪夷所思。就算前世的她练过瑜珈,也决无法做出那么多奇葩的姿势。
那么,要试着学上一学么
冯妙君半点都不曾犹豫。
好在这副身躯虽然没有功底,但自幼在安夏王宫中浸泡过许多秘药,筋骨柔韧超过常人,兼之年纪尚小,骨骼还远未长成,她一连试做了几个初始动尚不觉难。但是配合小字注解中的呼吸法门,却有些手忙脚乱了。
仅仅几息功夫,浑身就热了起来,四肢百骸有热气汩汩流动,好不舒服。
再想模仿后面的动,立刻就是心跳如鼓,汗如雨下,不一会儿头晕目眩。她立刻停下,知道这些超过自己身体极限,只能日后徐徐图之,强求不得。
信手再往后翻上一页,忽觉有些不对。
这一页的字迹与前图相比,完全不同。
说起来开篇几张图上的小字和扉页上浩黎大帝的字迹不同,也不知她怎么没有注意。直到这一页又见风骨,她才发现这完全就是两个人的笔迹。
再往后翻,有时隔着七八页,有时隔着三四页,有时隔着十来页,又会出现浩黎大帝的图著和文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笔趣火】《坏了,被蛇蝎美人捡漏了》《炮灰的人生2(快穿)》《领主游戏:开局一艘末日方舟》《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岁岁平安》《替嫁多年后》《你们修仙,我种田》《闻此一生》《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