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说书包】地址:sbxs.cc
店家算完,老人在心里也算了一次,见没问题,这才从怀里摸出半吊钱。
她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给店家数,店家也一个铜板一个铜板地点过。
数清了钱,交割好了米,这一桩生意才算完成。
店家把装米的麻袋扛在肩上,跟着步履蹒跚的老人去她家。
店铺外面的屋檐下挂着冰棱子,老人用手中的竹竿打了一下,说道:“你家的冰棱子该打了,掉下来容易伤人。”
店家做成了生意,心情颇好地笑道:“我回来就打,你这眼睛真利,我方才都没注意。”
老人也笑:“在抚幼堂练出来的,抚幼堂中不许留冰棱子,怕掉下来打到小孩。”
老人家离得不算远,店家一会儿就把她家的米送到了。
她家有三个孙子一个孙女,都还没到十岁的年纪,因父母病亡,跟着黄婆婆一起生活。
店家把米背进去,问:“你家的米缸在哪里?”
装米的麻袋老人没买,店家把米卸下来之后还要将袋子拿回去。
店家问话后,一个脆生生的声音响起:“伯伯,在这。”
店家吃惊地看过去,说话的竟然是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剃着寸头,穿着棉袄,戴着帽子,看上去跟个小子一样。
店家乐道:“怎么给娃儿剃这么个头?”
他们这里鲜少有给孩子剃头剃这么干净的人家。
黄婆婆道:“抚幼堂就是这么剃的,无论男女,都剃了头,免长虱子。正好先前的头发不好,剃了重新长一长。”
他们正说话的时候,黄婆婆家的三个孙儿出去外面捡煤球回来了。
三个男娃也一样的寸头长袄。
小娃儿看不出男女,站在一起,孙子孙女都一个样。
店家收好麻袋,拜别黄婆婆,匆匆回去了。
回到家中,他还跟婆娘说这种新鲜事:“黄婆婆她家的孙子孙儿都剃了寸头,说是从抚幼堂学来的新法子。”
他婆娘却见怪不怪道:“不止黄婆婆家孙子孙女剃头了,好些人家的娃儿都剃了,刚才我见着牛大嫂,还问她要不要一起给家里的娃儿剃。”
“剃什么剃?”店家不高兴了,“好好的娃儿,剃头剃得光秃秃像什么样子?”
“光怕什么,冬天搁家里养一养,来年春天就长出了新头发。剃了头虽然不好看,但总比较被虱子咬得身上一个疙瘩又一个疙瘩来的好。”
虱子咬人很疼,冬日里又没办法经常洗澡,人被咬了只得脱下衣服慢慢找身上的虱子。
小娃娃不像大人那样知道及时捏死虱子,每年冬天都会被咬出一身又一身的疙瘩。
当娘的心疼,只能拿香油抹一抹。
店家婆娘凑近店家,小声道:“他们都说这位郡王老爷是难得的大好人。”
“市面上的风向不就是一时一个样,前一段时间还骂人家郡王老爷草菅……那个什么,对,人命。”
“草什么草?那是先前的县令老爷放出来的谣言,你知道山花家那个娘家七哥哥不,就是那个长得又矮又敦实,养马的那个。听说去年郡王老爷给他送了一种青粮,可值钱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