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说书包sbxs.cc
uu
将太孙一行送出了大门口,赵时春与王府总管庞率领着众将军返回了王府。
朱高燧仍然如同一刻钟之前的模样,坐在花园的阴影中,小太监们没有一个敢近前打扰。
看见众将返回,朱高燧这才强打起精神,挥了挥手说道:“皇上御驾至北平,明日事务繁忙,孤还要见驾,早些散了吧。赵先生和袁参将留下。”
听到朱高燧的吩咐,众人都知道赵王有话要私下说,纷纷告辞离开。
待得众人离开,朱高燧的身边只留下了赵时春和袁旭,还有总管庞在一边伺候。“赵先生,袁参将,你们是我最信赖的文武大才。今日见了太孙,不知有何观瞻”
赵时春看了看袁旭,先开口说道:“今日臣与太孙殿下接触不多,不过听其言,观其行,太孙殿下果然如同传言所说生而知之,有一种不符合其年龄的成熟。”
袁旭也接话说道:“太孙虽然年幼,但是对军中事务并不陌生,臣等刻意奉承,其却不为所惑,不可小盱。”
赵王突然嘿嘿笑了起来,很有一些自得其乐的高兴。“我那二哥心高气傲,谁都看不起,但是这个侄儿更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只是不知道,他们两人,谁能笑到最后”
赵时春笑道:“天下众人皆知,汉王不得圣心。如今不仅军权不得其染,连封地也只是乐安一地。太子虽然不得陛下喜爱,却得天下读书人支持,更有一个好儿子啊”
“我那二哥一直想要重蹈覆辙,走靖难之老路,只可惜,恐怕父皇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且等等看,看看大军开动之后,到底是将太孙留在北平,还是带在军中,就能知道我那父皇的心意了。”
朱瞻基回到了别院,别院里面又多了二十多个军中将领,羽林左卫这支朱瞻基的亲卫,中层将领全部候在了院中。
除了他们,在院子的另一边,十几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更是显得有些显眼,引得赵王府留守的一帮侍卫惊讶不已。
在他们眼里,平日里骄纵,跋扈,不可一世的锦衣卫们,今天却变的格外老实。
“臣等拜见殿下。”
羽林卫一卫满编五千六百人,左卫划归朱瞻基亲卫,略多于右卫,凑足三千人。
此次随军北征,自指挥使刘大庸以下,所有人随扈拱卫。
说起来,朱棣对朱瞻基真的不错,这三千人的部队,就配备了两千五百匹军马。除了四百人的辄重营,还配备了八百人的民夫负责运送粮草和武器。
刘大庸自洪武年间,就随着朱元璋一同打天下,是朱元璋从征军的老兵。他如今年岁已大,这个指挥使的职位,不过是个养老的职位。
所以他这次并没有随军,一应大权都由指挥佥事赵永亮掌握。
以前的羽林左卫,虽然名义上属于是朱瞻基,但是朱瞻基并没有指挥权。留在应天府的时候,他只能掌握跟在自己身边的几十个亲卫而已。
但是出征以后就不一样了,朱棣将另一半兵符交给了朱瞻基,大军出征,总不可能让朱瞻基还指挥不了手下的兵。
此次北征,指挥佥事赵永亮一心想要在太孙面前出一把风头。但是他也知道,羽林左卫不可能有太多上战场的机会,他们更多的是在中军随扈拱卫。
既然如此,那么朱瞻基想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会怎么做,以此来博取朱瞻基的好感。
朱瞻基对这支羽林卫的期望并不大,他们为亲卫军,虽然一个个身强力壮,但是更多的是样子货。
如今的明朝大军,最强的还是北疆的卫所和朱棣亲自掌管的卫军。
锦衣卫,羽林卫这些属于是京军,更多的是保护职责。
而地方卫所的战斗力,除了经常打仗的地区,其他也都很一般。
只有真正的卫军,这是属于大明的野战部队,骑兵部队,他们才是明朝军队的核心战斗力。
但是,他也绝对不想在战场上溜达一圈就回去,他这个太孙不在乎虚名,他只在乎实惠。
如果能够因为自己的原因,改变一些战场的结果,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赵将军,五军都督府的动员命令下来了没有”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重生1982搞渔场》《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我在大夏窃神权》《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金手指是深宫老嬷[红楼]》《她被赶出侯府后》【全本迷】《虐主文的NPC消极怠工了[快穿]》
摇摇-欲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说书包sb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